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23/6/30 |
加快推动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到2025年,北京市培育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万人机器人拥有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依托“新智造100”工程,支持机器人企业建设“机器人生产机器人”标杆工厂和“北京智造”体验中心;培育机器人优质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独角兽企业。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的发展生态。全市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高端引领,聚焦发展机器人“1+4”产品体系,“1”是指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4”是指带动医疗健康、协作、特种、物流四类优势机器人产品跃升发展,实施百项机器人新品工程。具体来说,北京人形机器人发展将以小批量生产和应用为目标,并集中突破人形机器人通用原型机和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关键技术。 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对标国际领先人形机器人产品,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开展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关键零部件攻关和工程化,加快建设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巩固提升四类优势机器人。发挥北京机器人产业基础优势,提升医疗健康、协作、特种、物流四类机器人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医疗健康机器人领域,面向行业前沿和医疗应用需求,提升手术机器人全流程手术辅助能力。 标杆引领,全面实施“机器人+”应用示范。北京面向医疗、制造、建筑、商贸物流、养老、应急、农业等领域重点需求,实施百种应用场景示范工程,开展一批“机器人+”应用示范,加快形成标志性场景、标志性服务、标志性模式和标志性业态。
![]()
|
信息推荐 |
» 基于 5G+SRV6 赋能国家级经开区智慧升级 |
借助5G边缘云技术+人工智能赋能园区高清视频监控等主要应用场景,提升园区整体管理效率及智能化水平,为后续园区整体数字化转型打下良好基础 |
» 5G URLLC 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 |
新空口NR技术提供了对超高可靠低延迟URLLC服务的支持,与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性能需求高度匹配,可很好地满足智能电网多样性的需求 |
» 5G URLLC 技术在汽车制造行业中的探索与实践 |
随着 3GPP 标准持续演进到 5G-A,5G URLLC 的能力将不断增强,确定性时延能 力将进一步提升,可满足大多数的工业自动化的实时控制场景 |
» 工业网络新技术的研究与运营思考 |
通过对工业互联网网络现状的分析,以时间敏感网络技术为代表,从架构,关键技术,与其他先进技术 融合等方面阐述了下一代工业网络新技术的特点 |
» 浅析IT-OT融合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归纳 IT-OT 网络融合的重要特征,进而分析关键技术在 IT-OT 网络融合发展中的作用,最终给出 IT-OT 网络融合在企业内网中的发展方向 |
» 工业互联网研究热点及演化趋势 |
借助CiteSpace 软件对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文献产出情况,研究成果分布,研究热点及其演化趋势进行分析,以探究工业互联网研究现状 |
» 关于印发江西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 |
赣府厅字〔2023〕46号;持续优化产业园区及配套服务载体5G网络建设,全省5G基站建设数达到10万个;培育一批细分行业数字化工程承包商 |
» 关于印发江西省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
赣工信装〔2023〕18号;在装备领域建设3-5个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培育20家以上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培育60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建设100个数字化车间与智能工厂 |
» 中国联通研究院发布《中国联通5G网联无人机系统安全架构白皮书》 |
白皮书从无人机系统安全威胁与趋势出发,全面分析无人机产业面临的各维度安全风险,构建全体系无人机安全架构方案,提出保障无人机系统安全健康发展方向及建议 |
»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 2023》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
刘刚教授发布了《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 2023》人工智能企业及其创新活动构成了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的微观基础,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元宇宙”关键技术攻关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
沪科[2023]157号;开展沉浸影音技术布局,支撑元宇宙内容创作生态建设;加快沉浸计算技术研发突破;开展新型显示关键技术布局;加强感知交互技术突破 |
» 人工智能安全标准白皮书(2023年版) |
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发展现状,分析了人工智能面临的新的安全风险,结合国内外人工智能安全政策与标准现状,指出了人工智能安全标准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