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南省工会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23/6/28 |
李朝辉,男,现年36岁,信阳市浉河区人,专科学历,现任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经理。自2010年2月入职文新茶叶公司13年来,他先后获得信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次,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信阳工匠”“河南省技术能手”“国茶工匠-中国制茶能手”等荣誉称号。 人的一生总要面临多种选择,谁都渴望幸福,向往美好。 出生于茶乡之子的李朝辉,从小就耳闻目染周边茶农种茶、炒茶、卖茶的趣事,完成学业后,便立下了献身茶事业的志向,来到了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茶文化、茶旅游、研发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在13年的岁月交替中,他一路跋涉一路耕耘,广袤茶园就是他的“大舞台”,生产车间就是他的“责任田”。他满足于自己平淡的生活,沉醉于自己每天的工作。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茶产业发展。 有句格言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的是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流上的桥梁。”这形象而准确地表明了理想、现实、行动三者间的关系,李朝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走进文新茶叶公司后,踏实肯干,任劳任怨,默默耕耘。每次碰到困难,他会全力以赴地去解决,他的执行力和行动力帮他架构起一座通向未来的桥梁,并让他走到今天。 信阳毛尖茶以春茶为主,最上等的茶都集中在清明节至谷雨节气之间。每到生产高峰期,李朝辉全天都会“泡在”生产车间。每年的三四月份,是信阳春茶生产最忙碌的季节,作为公司生产部经理,每年春茶采摘刚开始,为了让信阳毛尖茶的原料制作更加精益求精,他不分白天黑夜驻扎在文新茶村茶园里。白天根据茶叶的特性制定收茶方案,晚上现场调整加工方案,夜以继日扎根在茶叶生产一线。从采摘、摊青、杀青到毛料审评,每一个环节他都严谨把控、追求完美。 2021年4月,正当信阳毛尖春茶生产进入攻坚阶段,李朝辉的一名亲人离世,当时的他正忙碌在生产车间处理一个非常棘手的生产技术问题,一边是家事,一边是工作缠身,他最终强忍悲痛,快速解决掉生产技术难题后,马不停蹄地赶回家处理家事。妥善安排好家事以后,他又立即赶回生产车间继续带领生产团队,加快茶叶生产加工工作。因为他深知,茶叶生产一刻都不能耽误,一旦耽误了生产,损失的不仅仅是茶叶,更是茶农一年辛辛苦苦的收成和期盼。 茶叶早采一天是宝,晚采一天是草。茶叶被采摘下来以后,就要及时进行加工生产制作成干茶,不然茶叶鲜叶就坏掉了。正是因为茶叶生产的这种及时性和特殊性,李朝辉带领的茶叶生产团队才异常忙碌。在信阳毛尖新茶上市的两个月时间里,他从茶叶收购到生产加工,夜以继日、加班加点,能吃苦、肯钻研,带领生产团队同心协力、创新攻坚,进一步提升了信阳毛尖的品质和口感,而且带领出了一个优秀的生产团队,夯实和奠定了信阳毛尖的生产技术,为推动信阳茶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二、用心专研,制茶技艺精益求精。 从种茶、炒茶的基础知识学起,李朝辉熟练掌握自身领域的专业知识,深知要生产高品质的茶,必须从原材料抓,他积极推广茶叶生态种植技术,建设茶园绿色防控系统,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等措施,极大提高了茶叶品质及茶叶的销售价格;从茶叶的加工工艺着手,来提高茶叶的口感、味道、茶汤的颜色。 进入公司后,李朝辉从种茶、采茶、炒茶的基础知识开始学起,不断磨炼制茶技艺,“生锅、熟锅到复烘、拣剔、再复烘”,茶叶炒制流程李朝辉已烂熟于心。他始终认为种植技术是决定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近年来,他在公司积极研究推广茶叶生态种植技术,通过建设茶园绿色防控系统、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等措施,极大提高了茶叶产量和品质。 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李朝辉还总结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技术体系:采茶一般在晴天进行,要及时、分批、按标准采茶,不采老、不采小、不采马蹄叶(鱼叶)、不采老枝梗。茶叶炒制的工艺流程为:生锅——熟锅——复烘——拣剔——再复烘。生锅、熟锅并列,用竹枝大茶把将鲜叶反复挑翻,裹条轻柔,不时抖散。初步成泡松条索后,转入熟锅,做条,锅温80—100度。用手直接理条,反复抓条、甩条。待茶条逐渐紧细、圆直、光润,即行出锅。接着进行初烘,固定外形后进行复烘,然后择茶去杂,再复烘一次,达九成以上干度下凉至常温装茶桶,即为成品茶。关键点是熟锅中理条的抓条、甩条,再加上三次烘干,使茶叶固有的香气、滋味充分发挥出来,制作技艺成熟而独特,形成了“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信阳毛尖特点。 茶叶既是大山的精灵,更是大自然的馈赠。制茶最讲究的是火候,和火打交道久了,李朝辉便琢磨火工,他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总结出了一套用数据化标准来掌控温度的新方法,结束了纯手工制茶的时代。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20年举办的第三届全国茶叶加工工(精制)职业技能竞赛河南选拔赛中,李朝辉以第一名的成绩夺得河南冠军。 三、克难攻坚,推动茶科技不断升级。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李朝辉及其团队以工匠精神,致力于公司的产品研发和发展壮大。 李朝辉勤学敢闯、潜心钻研,积极探讨信阳茶的加工工艺。为了培育出更多优秀的毛尖品种,他主导研发出的茉莉毛尖、桂花红茶、信阳白茶等新产品,对推动信阳茶产业技术进步,带动信阳毛尖品牌效应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还主动参与了信阳毛尖茶精细化加工、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豫南茶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信阳茶叶质量朔源安全管理平台应用及推广等3个科研项目的实施。与同事一起获得排把炒茶机和一种茶叶磁选机2项新型实用专利,获得“信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无论是在茶叶生态种植、病虫害防治,还是信阳毛尖茶的加工技术、加工设备的研发,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传承制茶工艺,李朝辉在家乡先后举办大型公益茶叶生产质量培训20余场,培训茶农500余人次,他们有的已陆续成为制茶技术能人。除此之外,李朝辉还积极帮助家乡茶农拓宽茶叶销售渠道,大量收购茶农鲜叶,帮助解决茶农卖茶难问题,带动贫困茶农脱贫致富,先后带动62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户均年增收近12000余元,在实施精准扶贫、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中做出了积极的突出贡献。 本着“做茶专业、做业专注”的理念,在制茶这个职业中,李朝辉用生命诠释爱茶初心的匠人匠心精神,不仅让同事们赞叹,也得到了社会的赞誉。
|
信息推荐 |
» 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王泽彪 |
王泽彪善于研究探索,自主研发水泥熟料煅烧智能控制系统、转子称改造、煤质贫化改善、骨料线提产等项目,不断提升水泥的生产效能 |
» 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吴帆 |
吴帆引用柔性生产理念以及通过设备采购,使车间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8板/盒)产品外包装整体设备人工年运行费用从357万元降低到128万元左右 |
» 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尤伊娜 |
尤伊娜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也通过实践回馈到了日常工作中,针对不同阶层能力推出物业新星,优秀经理,佳缘工匠,劳模,功勋员工系列优才计划 |
» 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钟源 |
钟源按要求及时准确填写自检记录,设备点检记录等各种记录,有过硬的技术来支撑,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工艺改善和效率提升方面有创新意识 |
» 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沙宇武 |
沙宇武研制的“增注泵故障语音提示装置”和“非承载式示功仪的改进”,先后荣获2017、2020年度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
»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赵正明 |
赵正明每天巡查行走在2万步以上,每一个消防灭火器,每一处火灾报警器,每一个安防摄像头,均熟记于心,堪称行走的消防词典 |
» 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庄毛英 |
庄毛英吸纳200户贫困户入股肉鸽产业,她主动扶持他们养殖肉鸽,无偿为他们提供种鸽和养殖技术并共享销售渠道,帮助他们脱贫摘帽,走上致富路 |
»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古艳旗 |
古艳旗参与世界首台配备直径10m以内常压刀盘的“畅通号”盾构机的研制工作,创下了泥水盾构机单月独头掘进1023米的世界纪录,成型隧道平均错台小于3mm |
»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徐登友 |
徐登友参与“一种铝屑重熔回收的化屑系统”,“一种能气动清除铝合金铸造锭表面氧化铝浮渣的刮渣板”等10项发明专利,书写了不平凡的业绩 |
»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任怀林 |
任怀林陆续完成180个纺位的改造,生产出了150D/288f,150D/144f POY产品,成为了当时恒力的“拳头”产品, |
»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王小栋 |
王小栋完成了220千伏双榆树变电站主体工程及配套设备的建设投运工作,为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电力能源保障 |
»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施雄杰 |
施雄杰负责了海门电网调度自动化项目改造项目,合作的课题“变电站设备异响在线监测与定位系统的研究及应用”顺利通过江苏省电力公司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