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安工会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23/7/26 |
林友达,福建群峰机械有限公司车间主任,中级工程师,荣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泉州工匠”等荣誉称号。 1983年出生的林友达,16岁到群峰机械公司当学徒工,就一把钻进了机加工领域。经过勤学苦练、认真钻研,一步一步把自己“打磨”成了机械加工的行家里手。“从一开始,干机械工每天一身油污,甚至衣服也经常被喷溅的火花烧出一个个破洞,但是我从来没想过放弃,坚定干一行爱一行。”林友达说。除了白天勤练“手艺”,他还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琢磨理论知识,凭着这股“钻”劲儿,一般学徒要满3年才能独立操作,他入门5个月便成功出师。现在,他只要拿起刀具,还未下手,刀的形状、厚度、角度,都已成竹在胸,而经他手的零件尺寸精确到0.01毫米,甚至“比头发丝还细”。 “精益求精”成为林友达的工作信条,也成为他开展“传帮带”工作的一个目标。他认为,徒弟要比师父更厉害,这样才能把技术和工匠精神代代传承下去。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工匠人,他秉承了工匠精神,将学习、积累、再传授作为最基本的原则,在工作中,他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成立泉州市林友达工匠工作、泉州市林友达劳模创新工作室、南安市林友达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工匠工作室平台,积极开展技能传帮带、技术攻关、技术交流等活动,让工作室成为技能人才的“摇篮”,为企业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批高技能人才。近年来,他受聘为南安职业中专学校的“现代智能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企业导师,为南安职业中专培训了一批专业的“现代数控技术应用”人才。在他的带领下,车间数控班组先后被授予 “福建省工人先锋号班组”“泉州市工人先锋号”“泉州市工匠型班组”“泉州市先进红色班组”等称号。 尽管,林友达在业界已经是“工匠”级别,但在学习上他从未止步。“作为新时代的工匠,技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0.01毫米不是终点,我们要不断发扬爱拼敢赢的精神,继续把工件的精度再往上提升,不断去学习去追求。”林友达说。
|
信息推荐 |
» 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王雪飞 |
王雪飞由一名普通的收银员成长为值班长兼收银领班,一举夺得了第十二届商业服务业技能大赛收银竞赛冠军和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收银项目冠军 |
» 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张晓红 |
张晓红牵头完成公司建设项目流程梳理工作,先后组织完成宝嘉恒公司承建的70多个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工作,牵头完成公司下属企业改制等相关工作 |
» 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赵钺 |
赵钺及其团队成立北京CBD全球招商联络站—新加坡和香港分站,马来西亚迈徕集团在CBD注册完成,扩充重点企业资源100余家 |
» 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皮猛 |
皮猛自主发明和合作发明的“垃圾吊检修,维护方法”,“厨余垃圾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高浓度臭气处理工艺”等13项专利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填补行业空白 |
» 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刘淑军 |
刘淑军负责国资委重点项目《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高压直流海底电缆”的研究,《可再生能源与火力发电耦合集成与灵活运行控制技术》 |
» 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郑海成 |
郑海成口头禅,想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密云水库,每天负责巡查库区围网,检查岸边情况,巡视污水设施等任务,协助水库执法大队做好杨各庄库区的水源保护工作 |
» 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程春元 |
提升雨污水管线科技化管理及养护水平,将城区雨污水管线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向大数据管理迈进,引进管道机器人进行管道检测,积极培养人才掌握紫外线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 |
» 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陈光 |
陈光担任密云区中医医院副院长,建立中医综合治疗室8个,开展中医适宜技术112项,门诊量最高达96万人次,出院患者近6000人次 |
» 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宋玉国 |
宋玉国永远都是站好最后一班岗的人,先后学习了水电,维修,货运等多项技能,用自己的劳动热情,为大健康事业贡献着最朴实的力量 |
» 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闫慧琼 |
闫慧琼建立重点人群管理档案3930份,上门服务200户,支援兰州市肺科医院新区方舱医院,投入到镇原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使中医院PCR实验室完成全县核酸检测的主要任务 |
» 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白晓艳 |
白晓艳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肃南县明花乡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0.6万亩、累计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面积2.4万亩,亩均增产90多公斤 |
» 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许涛 |
许涛参与到钻机远程操控改造项目中,在牙轮钻风水管路加装了电磁阀进行反吹,从根本上解决了管路易冻的问题,为推进西沟矿5G智慧矿山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